市委书记在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docx

免费试读

市委书记在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阶段,审计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经济秩序、保障民生福祉、推进廉政建设的重大使命。当前,市正处于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各类风险挑战交织叠加,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召开本次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充分发挥审计“经济体检”功能,为市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把稳思想之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化对审计工作战略定位的认识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支柱,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出发,深刻领会审计工作的战略意义。只有准确把握审计工作的政治属性,才能确保审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市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审计工作是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体现。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把讲政治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党中央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多次就审计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审计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开展审计工作,就是要通过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市各级各部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市落地生根。

(二)审计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任务艰巨繁重。审计工作能够从宏观层面发现经济运行中的堵点、难点和风险点,精准揭示政策执行不到位、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通过提出科学合理的审计建议,推动相关部门改进工作、完善制度,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提质增效,为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审计工作是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防线。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市在财政金融、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领域面临着诸多风险隐患。审计作为风险防控的“预警器”,能够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前发出预警信号,督促相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通过对财政资金、国有资产、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有助于维护经济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市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筑牢安全屏障。

二、锚定目标任务,以精准的履职担当彰显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

审计工作的核心在于发挥监督职能,服务发展大局。面对*市发展中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审计工作必须聚焦主责主业,主动担当作为,以精准的监督、专业的判断、有效的建议,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利剑作用,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轨道推进。

(一)聚焦重大政策落实,当好政策执行的“督查员”。一是紧盯国家重大战略落地。围绕“双碳”目标、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强对市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重点检查政策执行是否到位、配套措施是否完善、目标任务是否完成,推动市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展现作为。二是关注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推进。对市重大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项目、科技创新计划等重点工作开展跟踪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推进中的偏差和问题,确保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加快推动市重点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强化惠企利民政策落实审计。加大对减税降费、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等惠企利民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力度,严肃查处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基层、惠及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聚焦财政资金绩效,当好资金安全的“守护者”。一是加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对市财政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执行的规范性、支出的合理性进行全面审计,重点关注预算安排是否精准、资金拨付是否及时、项目支出是否合规,揭露和纠正资金闲置、浪费、挪用等问题,推动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深化专项资金审计。对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生态保护专项资金、民生保障专项资金等开展专项审计,检查资金分配是否公平合理、使用是否规范高效、项目实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最大效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强化政府债务审计。密切关注市政府债务规模、结构和风险状况,重点审计债务资金使用是否合规、偿债资金来源是否落实、风险防控措施是否有效,及时揭示债务风险隐患,推动*市严格落实政府债务管理规定,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维护财政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聚焦权力规范运行,当好廉政建设的“护航者”。一是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按照“凡离必审、凡任必审”的原则,对市各级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审计,重点检查领导干部在重大经济决策、财政资金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廉洁从政等方面的情况,客观评价领导干部的履职成效和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二是加大工程项目审计力度。对市重大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等环节进行全过程审计,揭露围标串标、偷工减料、虚报工程量等违法违规问题,严肃查处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行为,规范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三是强化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对*市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全面审计,检查国有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是否合规,是否存在流失、闲置等问题,推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夯实保障根基,以完善的制度机制构建协同高效的审计工作格局

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完善的制度机制。面对新时代审计工作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强化组织领导,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只有凝聚起强大的工作合力,才能推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为*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强党的领导,把牢审计工作正确方向。一是健全党领导审计工作的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委审计委员会工作规则和办公室工作细则,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确保党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得到有效贯彻。二是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好对本地区、本部门审计工作的领导责任,定期听取审计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支持审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为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环境。三是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审计机关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为做好新时代审计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强化部门协作,形成审计监督强大合力。一是建立健全审计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察等部门的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督查等工作,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效能。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纪检监察机关要及时跟进,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组织人事部门要将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巡察机构要将审计发现的问题纳入巡察重点,实现监督互补、成果共用。二是加强与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了解相关领域的政策法规、工作动态和风险隐患,为审计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审计机关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建议,推动部门改进工作、完善制度,形成工作闭环。三是引导社会审计力量参与审计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审计机构的专业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部分审计项目委托给社会审计机构实施,扩大审计覆盖面,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强对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督管理,确保审计结果真实可靠。

(三)注重成果运用,提升审计监督实际成效。一是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审计整改责任,明确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整改第一责任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加强对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和督促落实,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二是强化审计成果综合运用。建立审计成果分析研究机制,对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查找问题根源,提出完善制度、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加强审计结果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三是推动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加强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等各类监督的有机贯通和相互协调,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体系,共同维护经济社会秩序,推动*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同志们,新时代赋予审计工作新使命,新征程呼唤审计工作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锐意进取、担当作为,不断开创市审计工作新局面,为推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文章为免费素材,可以免费观看全文,电子版0.01元购买即可下载

浏览量:${art_info.hits_amount}
评论:${art_info.comment_amount}
点赞:${art_info.praise_amount}
收藏:${art_info.collection_amount}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