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2025年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xb
2025-10-15
337
0
在全市2025年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的工作要求,总结交流我市前一阶段产改工作的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对下一步深化改革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与《省产改协调小组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若干举措》等重要文件精神,*通报了2024年以来全市的产改工作进展并对下一步重点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等三家单位也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听后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战略意义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力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党中央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这项改革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第一,深化产改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部分,是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做好产业工人的工作,把广大产业工人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直接关系到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产业工人的就业方式、思想观念、利益诉求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构建起一整套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体制机制,才能不断增强产业工人队伍的先进性,激发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确保党的执政根基坚如磐石。
第二,深化产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对于我市而言,经济发展的根基在实体、命脉在工业。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特别是以*新材料产业为核心的主导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24年,全市*产业营业收入已突破4600亿元,正全力向着6000亿元的集群目标迈进。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市超过4.5万名产业工人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奋斗。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与打造国家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全面融入省委提出的“*行动计划”的宏伟目标相比,我市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技能水平、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不深化改革,不加快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产业转型升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高质量发展就缺乏最坚实的人才支撑。
第三,深化产改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篇章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篇章,核心在人才,基础在产业工人。产业工人队伍的规模、结构和素质,直接决定着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进程和质量。推进这项改革,就是要破除束缚产业工人发展的思想观念、制度障碍,畅通他们成长成才的通道,激发他们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潜能,使他们真正成为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依靠自身奋斗实现价值、赢得尊重、共享成果的骨干力量,为我市的现代化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
二、聚焦重点任务,以改革攻坚的实际成效推动产改工作走深走实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努力在重点领域和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突破。
(一)筑牢思想根基,在强化政治引领上展现新担当。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一是深化理论武装。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第一议题”、专题党课、车间课堂等多种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确保产业工人队伍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弘扬先进精神。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挖掘和宣传我市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工匠”和优秀技术能手。要创新宣传方式,用产业工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三是加强党建引领。要持续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在产业工人集聚区的覆盖面,注重在优秀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和产业工人的成长优势。
(二)畅通成长路径,在构建技能形成体系上实现新突破。产业工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能。必须下大力气构建一套覆盖全面、贯穿始终的技能形成体系。一是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要聚焦我市*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统筹用好各类培训资源,深入实施“技能*行动”。2024年以来,全市已开展各类技能培训超过200场,培养技能人才逾千人,这个势头要继续保持并扩大。要鼓励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培训制度,广泛推行订单式、项目制、师带徒等培训模式,确保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二是广泛深入开展技能竞赛。技能竞赛是发现人才、锤炼队伍的有效途径。要持续办好“*杯”等市级示范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并指导各县(市、区)、各行业、各企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用的良好局面。三是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这是激发产业工人提升技能内生动力的关键一招。要全面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支持像*集团、*公司等龙头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同时,要加快构建社会化的职业技能评价组织体系,让更多产业工人能够通过规范、便捷的渠道获得客观公正的技能等级认证。自改革以来,全市已累计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超过8300人次,这个成果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四是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要引导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根据我市产业布局调整专业设置,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产业学院和技术创新中心,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三)优化制度供给,在提升地位待遇上拿出新举措。要通过制度创新,切实提高产业工人的经济收入、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让他们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一是完善薪酬激励机制。要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薪酬分配制度,推动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要探索建立技能要素和创新成果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鼓励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和期权激励。二是畅通职业发展通道。要打破产业工人职业发展的“天花板”,指导企业建立与管理、专业技术岗位序列并行互通的职业技能等级序列,为产业工人开拓从普通工人到首席技师、技能专家的职业发展路径。三是落实政治待遇。要注重从产业工人中推荐各级“两代表一委员”,提高产业工人在各级群团组织中的代表比例,让他们在政治上有荣誉、有地位。要充分发挥“人才*条”等政策的激励作用,将更多优秀产业工人纳入人才政策支持范围。
(四)强化权益保障,在营造良好环境上取得新成效。要全方位维护好、发展好产业工人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社会环境。一是健全维权服务机制。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深化厂务公开,保障产业工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依法保障产业工人的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基本权益。二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要着力解决产业工人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产业工人能够安心工作、舒心生活,真正融入城市、扎根*。三是加强人文关怀。各级工会组织要发挥好“娘家人”作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工人心声,关心工人冷暖。要加强对产业工人的心理健康服务,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加强组织领导,汇聚形成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强大合力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统筹各方力量,协同推进,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第一,要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全市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将改革任务细化为具体政策和工作项目,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市产改协调小组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各成员单位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第二,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企业是产业工人的聚集地,也是推进改革的主阵地。要引导广大企业家深刻认识到,产业工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对产业工人的投入是效益最高的战略性投入。要鼓励企业在职工培训、技能提升、薪酬激励、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将改革要求转化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和内部制度,真正实现企业发展与职工成长的同频共振。
第三,要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产改的方针政策,深入报道我市推进产改的生动实践和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宣传引导,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价值导向,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同志们,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坚定的决心、务实的作风、有力的举措,奋力开创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局面,为全力打造国家级*新材料产业集群,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文章为免费素材,可以免费观看全文,电子版0.01元购买即可下载
用户评论:
- 暂无数据

公文无忧公众号

联系客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