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传承红色基因铸牢法治之魂,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检察担当.docx
										 xb
										xb
									
										 2025-10-30
										2025-10-30
									
										 307
										307
									
										 0
										0
									
党课讲稿:传承红色基因铸牢法治之魂,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检察担当
同志们:
金秋十月,是一个承载着辉煌历史与光荣传统的季节。我们缅怀十月革命的炮声,感念新中国的诞生,心中激荡着继往开来的豪情。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的主题是“传承红色基因,铸牢法治之魂”。这既是一次对光辉历史的深刻回望,更是一次面向新时代新征程的庄严宣誓。我们要将十月荣光融入血脉,把革命精神化为行动,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昂扬的斗志,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展现我们检察人的政治担当和时代作为。
一、深刻领会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筑牢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思想根基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内核,是融入我们民族血脉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是尘封的历史记忆,而是照亮我们前行道路的熊熊火炬。对于检察机关而言,传承红色基因,首要任务就是深刻理解其穿越时空的时代价值,从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红色血脉是检察事业的源头活水。我们的人民检察制度,从江西瑞金这片红色土地上走来,在延安的窑洞里成长,其诞生之初就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它天生就带有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公正严明的政治烙印。回顾那段峥嵘岁月,陕甘宁边区的检察实践,为新中国检察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红色血脉,是人民检察制度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延安精神在检察实践中的集中体现。
以史为鉴,从革命法治实践中汲取智慧。在这里,我想和大家重温一个大家耳熟能详但又常学常新的故事——黄克功案件。1937年10月,革命功臣黄克功因逼婚未遂枪杀了女学生。案件发生后,在党内和军内引发了巨大震动。有人念其战功赫赫,请求赦免。但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依法公开审判,最终判处黄克功死刑。毛泽东同志在给审判长雷经天的信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这个案件,在今天看来,依然振聋发聩。它生动诠释了我们党早期就确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彰显了共产党人严于律己、法纪如山的崇高品格。公诉人代表检察机关莅庭公诉,是人民检察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实践探索。这个案件所蕴含的法治精神,正是我们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告诉我们,检察工作自始至终都要坚持政治性与法治性的统一,既要讲政治顾大局,又要坚守法治底线,不因人废法,不因权破格。这种精神,对于我们今天办理每一起案件,处理每一个法律问题,具有何等重要的指导意义!
红色精神在新时代检察工作中的生动实践。传承红色基因,绝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要落实到具体的检察履职中。近年来,检察机关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加大对革命文物、烈士纪念设施等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就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检察工作中的最好传承。在**省,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成功督促修复了多处受损的红军东征指挥所旧址和烈士纪念设施,让尘封的红色记忆重新焕发光彩。这不仅仅是保护了几处建筑,更是守护了我们的精神家园,是以法治力量捍卫历史、尊重英烈、教育后人的实际行动。这充分说明,红色基因是活的,它正通过我们的检察工作,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生命,展现出强大的时代价值。我们要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更要做红色精神的守护者和弘扬者,用“检察蓝”守护“革命红”,让法治为传承红色基因保驾护航。
二、坚决扛起党风廉政建设政治责任,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铁军
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支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司法公信力。因此,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对检察机关而言,是须臾不可放松的政治责任,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
党风廉政建设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反复强调,腐败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风险。检察机关手握法律监督重权,面临的考验和诱惑更加直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检察队伍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没有天然的免疫力。一旦放松警惕,就可能出现问题,甚至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严重损害检察事业和党的执政根基。因此,我们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坚持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确保检察权始终在阳光下运行,确保检察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以零容忍态度惩治司法腐败,彰显检察担当。正人先正己。我们监督别人,首先要自身过硬。对于检察系统内部的腐败问题,我们的态度必须旗帜鲜明,那就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绝不手软。这里,我通报一起近期我们系统内查处的典型案例。**市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普通刑事案件时,深挖出背后隐藏的**市中医院系列腐败窝案。该院前后共有包括原院长、副院长在内的8名公职人员因利用职务之便在药品采购、工程建设中收受贿赂被依法查处,涉案金额高达300余万元。这起案件的查处,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它充分展示了检察机关清除害群之马、维护司法廉洁的坚定决心。这个案例的示范作用是深刻的:它警示所有检察人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它教育了广大公职人员,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它也向人民群众表明,我们不仅有决心、有能力监督好别人,更有勇气、有魄力净化好自身。这就是我们检察机关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中应有的担当。
深化纪律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惩治只是手段,教育才是根本。我们要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把纪律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常态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让《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成为全体检察人员的案头卷、必修课。要充分利用发生在身边的反面典型,如刘青山、张子善案,以及我们系统内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让广大干警从思想深处明辨是非、增强定力。要大力弘扬清廉守正、担当实干的时代新风,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努力锻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检察铁军。
三、牢牢把握检察工作的政治属性,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检察全过程各方面
检察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检察工作的第一属性是政治属性。这是由我国宪法确立的国体和政体决定的,也是人民检察制度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检察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讲政治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对于我们检察干警而言,讲政治就是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检察环节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在办理具体案件时,要善于从政治高度、大局视野审视和处理问题,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不能就案办案、机械司法,要看到每一个案件背后都可能关系到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和群众利益。只有把政治属性摆在首位,我们的检察工作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才能行稳致远。
以人民为中心是检察工作的根本立场。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检察机关的人民性是政治属性最直接的体现。我们手中的检察权来源于人民,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检察工作的根本标准。要坚决摒弃“冷硬横推”的官僚作风,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办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司法温度。从支持农民工起诉讨薪,到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从维护食品药品安全,到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检察价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检察机关讲政治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检察机关必须自觉把各项工作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去谋划和推进。要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决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推动诉源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只有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履职尽责,检察工作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检察机关的政治属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四、践行司法为民根本宗旨,以法治力量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这是我们的初心使命,也是我们传承红色基因、铸牢法治之魂的最终落脚点。
聚焦民生关切,严厉打击危害民生犯罪。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持续加大对民生领域犯罪的打击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409.96万件,其中涉及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案件审结量达到548.3万件。我们**市检察机关同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涉民生案件1972件,涉案金额高达1.38亿元。我们依法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全年起诉相关犯罪嫌疑人1.5万人;我们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医保骗保等犯罪,起诉4715人,守好了老百姓的“救命钱”。这些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我们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我们坚持“小案不小办”,对盗窃、诈骗等侵害群众财产安全的民生案件,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破案率连年提升,一些地区的“两抢”案件甚至实现了连续两年100%破获,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深化“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提升司法为民质效。为了更精准、更有效地解决民生痛点,最高检部署开展了“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我们积极响应,能动履职,将这项工作引向深入。在民事检察领域,我们积极开展支持起诉工作,帮助弱势群体维护合法权益,全年办理支持起诉案件数百件,为农民工追回欠薪数千万元。在行政检察领域,我们聚焦土地征收、社会保障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通过提出检察建议、促成和解等方式,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促进了依法行政。在公益诉讼检察领域,我们紧盯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公益损害问题,立案办理了一大批案件,用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和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些专项行动,让检察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让司法为民的成色更足、底色更暖。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公平正义不仅要实现,还要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我们积极推动检察听证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和群众代表参与,把听证会开到田间地头、社区院落,让当事人把事说清、听证员把理辨明、检察官把法讲透,既解“法结”又解“心结”。我们大力推行司法救助,对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被害人及其家庭,及时发放救助金,传递司法温情。我们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推动落实“一号检察建议”,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法治的蓝天。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公平正义不再仅仅是冰冷的法条,而是人民群众能够切身感受到的温暖和光明,是不断增强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同志们,传承红色基因,我们责任在肩;铸牢法治之魂,我们使命光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忠诚履职、锐意进取,奋力谱写新时代检察工作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我们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此文章为免费素材,可以免费观看全文,电子版0.01元购买即可下载人民检察制度,从江西瑞金这片红色土地上走来,在延安的窑洞里成长,其诞生之初就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它天生就带有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公正严明的政治烙印。回顾那段峥嵘岁月,陕甘宁边区的检察实践,为
.........
试读结束,请下载阅读全文
用户评论:
- 暂无数据
 
					公文无忧公众号
 
					联系客服
 
                 
                 
             
             
                     
             
            
 
										 
											 
										 
											 
										 
				
				
 
				 
				
发表评论: